第875章(2 / 2)

阴灵之路 柳明暗 1101 字 15小时前

它像是不同生命层次、不同存在形态之间的两个生命间的交易物。

用孟彰前一世的情况来类比的话,这香火就更像是网购过程中由买家向商家提出的交易要求以及部分预支付的钱财。

所以上供的香火可以被拒绝,也可以被接受,甚至可以被侵吞。

而信仰却不是这样的交易物。它更像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期许与希冀。

如果也要用孟彰前一世的情况来类比的话,那这信仰就更像是迷妹迷弟对他们所推崇所尊敬的偶像、明星的感情。

信仰者对被他们所信仰的那一位没有物质层面的要求,但他们却想要在被他们所信仰的那一位身上看到些什么,或者是坚守着些什么。

比起香火来,信仰似乎还更得利些。

毕竟香火更像是交易的一部分,想要完整地、无害地收取香火,那一场潜藏在香火中的交易必须要完成。而信仰却不需要这些。

可是比起香火来,孟彰却更忌惮信仰。

收用香火只是需要完成香火中寄存的交易,可接纳信仰,尤其是接纳大量的信仰,却很有可能会在这些信仰的冲刷下迷失自己。

就用如今孟彰手掌上的那一缕信仰做例子吧。

它来自石喜。石喜对孟彰没有太多的要求,只希望孟彰能够一直行走在正确的道路上、做正确的事情。

孟彰自己在往前走的时候能不能将他一并带上,又能领着他走出多远,他却没有太多的执念。

这似乎很简单,只要孟彰一直在正确的道路上行走,一直做正确的事,他就可以没有任何顾虑地接收这份来自石喜的信仰,享受着这份信仰带给他的便利与效益。

可是,什么才是正确的道路?什么又是正确的事情?

正确与错误从来都是相对而论,它们都没有绝对的分别和说法。

第286章

判断正确与错误是必须要有严格且清晰的环境与前提的。

正确的事情放在错误的时候,带来了更大的错误和损失,那它到底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

错误的事情放在错误的时候,带来的确是正面的反馈和更多的便利、收获,那它到底是错误的,还是正确的?

再有,等这结果的正确与错误在某一个时限内得到清晰的判定以后,这一个时限又被延长了呢?

举个例子,无为而治。

在汉初时候,因为天下历经战乱,民生凋敝,需要休养生息,所以当时的大汉确定无为而治的施政策略。这一个施政策略契合时势,为当时的大汉奠定了强大富足的基础,更为随后的汉武盛世积蓄下最厚实的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