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下次出门去,将行雨符、兴云符这一类符箓处理变更的事情告知诸位同道的时候,记得也带上我,莫要落下我来。
这殷殷嘱咐的模样,实在是让人忍俊不禁。
他这到底是有多怕谢远到时候会随便找一个借口将他撇下啊
面对谢远的感叹,孟彰神色不动,只反问了他一句:你难道真的不会吗?
谢远一时支吾。
孟彰看他一眼,不说什么,只道:所以,你记下就是了。
谢远叹了一口气:行行行,我会记得的。
孟彰这才满意地点头,告辞离开了。
看着孟彰身影最后消失的地方,谢远脸上的神色才渐渐显出几分怅然来。
谢远不蠢,他甚至很聪明。
所以哪怕孟彰没有提起,他也能看出这一次聚众挖渠开井,到底会给世人一个怎样的认知革新。
昔年汉祖刘邦见始皇出巡车驾,说大丈夫当如是;项羽见始皇,也曾说彼可取而代之;又有陈胜吴广在始皇崩逝后,引戍卒起义,建张楚政权,扛起反秦大旗
自这一位位不甘臣服于层阶,抓住机会便揭竿而起的人雄开始,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句话,就刻印在了生民心中。
或许过去这么多年,那一句话只在诸世家望族、各色凶人心腔回荡,每每叩问他们都心志。但这一切最终都只局限在不寻常的人家里,同天下绝大多数的黎庶百姓,总似乎没有多少关系。
不,不对。
关系还是有的,对于绝大多数为饱腹费尽心力的百姓来说,城头变幻大王旗只是一场场热闹的戏码。
但是,但是!
等孟彰他真的汇聚大量黎庶百姓,真的教导他们合力去为自己、为家人,用自己的双手开辟出一条生路来的话
事情就可能不一样了。
到时候,事情很可能会演变成:王侯将相是你们的事情,我们只想活下去。谁要是真让我们活不下去,那就莫要怨谁了。
真要是到了这样的时候,《孟子》里所说的君民,约莫就再不能被各家有心人有意无意地忽略过去了
这自然是好事。
倘若那些身居高位的人真能将天下黎庶当人看,而不只是将他们视作自己的家仆、牛马,天下黎庶的日子就能好过许多。
但对于引领天下黎庶真正发现自己力量的那个人来说,却就麻烦了。
他会成为众所之的。